杭州国朗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英文站

1

杭州国朗科技有限公司Hangzhou GOLONG Technology Co., Ltd.

免费试用

合作热线400-015-9916

内页

热门关键词: 公交SAAS软件服务 公交车载POS机 公交智能投币箱 公交配套辅助设备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

抗疫+支付,多码合一扫码支付的趋势分析

作者: 编辑: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3-08-15 20:20:33
信息摘要:
多码合一正成为许多城市最新的抗疫措施。近日,深圳、北京、杭州(国朗科技)等城市将自身的交通系统与防疫信息打通,让用户能够在进行交通支付的同时完成抗疫动作,如场景签到、核酸信息展示等。鉴于抗疫中对健康信…

多码合一正成为许多城市最新的抗疫措施。

近日,深圳、北京、杭州(国朗科技)等城市将自身的交通系统与防疫信息打通,让用户能够在进行交通支付的同时完成抗疫动作,如场景签到、核酸信息展示等。鉴于抗疫中对健康信息核验的强制性,与支付结合可能会发生微妙的反应。

各地的多码合一有何区别,是否会对交通支付带来新一轮的支付方式洗牌呢?今天移动支付网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
多地多码合一的差异

据移动支付网粗略统计,目前大概有7个省市推出或者即将推出拥有支付功能的多码合一功能,场景上来看,主要是公交与地铁等。

在应用的支持方面,多数地铁公司选择支持自身的支付App,这对微信支付、支付宝等开环支付App拓展的乘车码应用有一定冲击。而公交则对支付巨头的乘车码应用较为友好,往往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,附加抗疫信息。另外,北京和河南是目前尚未完全落地,但会直接支持实体卡的实名升级。

北京正在紧锣密鼓的升级,5月23日交通系统启动测试,预计5月底能够完成落地。此次北京的健康码关联升级的App支持情况非常友好,几乎原来所有支持乘车码的渠道都升级。

比较有趣的是,北京的实体卡升级措施,所有北京一卡通后续将进行实名升级,并绑定健康信息。此次升级完成后,每名乘客可持有一张实体卡和一张手机NFC卡。多余不记名卡可以进行退卡操作,一次性购票则需出示身份证。至此,北京一卡通基本就完成了对乘客的实名验证。

深圳公交在多码合一方案中,实行的是前端不变,后台数据联动的方式。市民使用深圳通乘车码扫码支付同时,云端自动核验告警,1秒内同步完成刷码支付与健康信息验证。

总体来说,北京是动作最大的,需要每一个用户进行App、甚至现场实名升级,有彻底将防疫措施融合到交通支付的趋势;广东地区的各大城市措施各不一样,以笔者所在的深圳为例,目前多码合一仍然是补充方式,多在前端界面进行信息聚合,而普通的核酸结果查验仍然存在。

深圳地铁App一码通行界面

是否带来交通支付的新一轮洗牌

作为小额高频,容易形成肌肉记忆的场景,交通一直是支付企业觊觎的重要支付场景。从塑料卡片到非接支付、条码支付,再到近年大热的刷脸支付,支付的革新都在交通场景中不断上演。

疫情前,2019年8月移动支付网发布的《34座地铁城市移动支付分析报告》显示,支持NFC乘车的城市占比94.1%,支持二维码乘车的城市占比88.2%,移动支付的整体占比已达97%。

在支付方式占比上,2018年10月,深圳、杭州等城市的二维码乘车占比已达到40%,卡片与非接支付等其他支付方式大致占据6成。在疫情前,各地地铁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卡通+移动支付,多样支付方式并存的态势。

但到2020年年初,疫情爆发以来,实名乘车需求暴增。部分城市的地铁闸机甚至关闭了实体卡的渠道,全力推广扫码乘车,这也殃及了基于手机Pay的一卡通支付。

2021年,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共同发布的《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: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(2020-2021)》显示,2020年12月深圳地铁乘客移动支付(手机非接+二维码)的出行占比达到72%,同比2019年12月的55%提高了17%,单程票使用率全国最低,降至不足1%。

疫情让拥有实名属性的移动支付在交通场景中加快普及,但冲击了实体卡和单程票。而在支付应用方面,许多城市的地铁会支持地铁公司App、微信支付、支付宝、云闪付App等大众接受度较高的应用。

疫情初期让实名的移动支付在交通领域更加普及,那么本轮多码合一,则可能会带来新的洗牌。

如深圳地铁,目前仅深圳地铁App支持多码合一,而使用较多的腾讯乘车码则并没有上线,仅仅有跳转健康码、行程卡的入口。以“一码通行”为产品亮点,深圳地铁App会进一步吸收活跃用户,加固自身商业护城河。

深圳地铁App宣传物料

一线城市已经做出“表率”,其他城市的地铁公司也可能跟进,推出多码合一产品,这背后又是一番利益的角逐。而这波操作,也大有挟“疫情”以令诸侯的意思。

进一步的交通实名可能

多码合一的推行,还会进一步推动交通实名乘车,甚至给交通运营方带来更多数据能力、权限。

实名制方面。在移动支付兴起之前,交通运营方发行的非记名卡虽然提升了运营效率,但是不记名就很难进行商业拓展,一卡通公司无法知道用户是谁,就无法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,这是数字化浪潮下,万物皆可互联网的大忌。而推动实名制卡片,服务成本高,用户意愿低,一直很难推行。

移动支付普及后,乘车码带来了较大的商业想象空间,地铁公司甚至可以参与到商家营销当中,如到店消费可赠送一次性乘车票。而多码合一推行后,类似北京的做法,对不记名卡进行彻底的实名化,也会加速用户从卡向App转移。

在数据方面。多码合一背后是多样数据的打通,这无形中给交通App的运营方增加了数据权限,丰富了其数据来源。虽然近两年,我国网络安全法、个人数据保护法相继出台,数据的合规使用有着法律保障。但是否会有交通运营方,使用防疫数据进行商业变现可能呢?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未来疫情结束之后,数据权限是否会解除呢?这都值得思考。

多码合一背后,已隐约感受到了多方利益的激烈碰撞。


来源:移动支付网

推荐资讯
共享化、定制化、智慧化正在重塑公交行业的未来图景

共享化、定制化、智慧化正在重塑公交行业的未来图景

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升级,公交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。共享化、定制化、智慧化等新趋势,正在重塑公交行业的未来图景,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、高效、舒适的出行体验。
2025-04-02 10:04:46
解锁“公交+N”新模式,推动公交服务与时俱进

解锁“公交+N”新模式,推动公交服务与时俱进

“民生小事”亦是“国之大者”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投资于人”,这意味着资金资源将更多用在人的身上,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。期待各地继续着眼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痛点堵点,从细处下功夫,推动共建、共治、共享,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温度和品质。
2025-03-26 13:05:30
浅谈无感支付相关技术

浅谈无感支付相关技术

随着科技发展和出行方式的改变,公交支付方式不断升级,从早五颜六色的老车票、月票板到方便快捷的IC卡,再到如今的互联网移动支付,公交乘车支付路径不断拓宽,市民公交出行的便利性日益提升。目前,随着声纹识别、人脸识别、指纹识别、UWB等技术的快速应用,支付方式也从有形介质支付向无感支付迈进,乘车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扣取费用,过程中无需人为干预,真正实现了交通支付的智能化。
2025-03-25 16:34:17

咨询热线

400-0159-9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