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国朗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英文站

1

杭州国朗科技有限公司Hangzhou GOLONG Technology Co., Ltd.

免费试用

合作热线400-015-9916

内页

热门关键词: 公交SAAS软件服务 公交车载POS机 公交智能投币箱 公交配套辅助设备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

解锁“公交+N”新模式,推动公交服务与时俱进

作者: 编辑: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5-03-26 13:05:30
信息摘要:
“民生小事”亦是“国之大者”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投资于人”,这意味着资金资源将更多用在人的身上,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。期待各地继续着眼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痛点堵点,从细处下功夫,推动共建、共治、共享,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温度和品质。

          “民生小事”亦是“国之大者”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投资于人”,这意味着资金资源将更多用在人的身上,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。期待各地继续着眼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痛点堵点,从细处下功夫,推动共建、共治、共享,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温度和品质。




          上海开行“定制公交”,精准对接市民需求,让日常通勤、上学、就医、出游更为便捷;重庆推出“响应公交”,市民通过小程序选定上下车地点后,公交车就像网约车一样随叫随到……据近日《工人日报》、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,近期多地立足乘客需求,解锁“公交+N”新模式,让公交服务更暖心、更灵活、更多元。


          有的市民乘坐热门线路上班,提前很久就到公交站台等候;有的小区处于“公交盲区”,居民走到临近站点需十几分钟;有的公交车长期空空荡荡,仍然绕着城市一圈又一圈——这样的场景和体验,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。公交车如同“毛细血管”,连接着城市空间的各个节点和角落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不少城市的面貌和交通路网不断完善,人们的出行需求更加多元,公交路线和班次也应作出调整和优化。


          各地探索“公交+N”模式,正是为了推动公交服务的与时俱进。
具体来看,“定制公交”满足的是量大、高频的出行需求,比如,接送通勤的居民往返于地铁站和小区;“响应公交”瞄准的是刚性、不集中的出行需求,往往车身小巧,能够穿梭于狭窄路段和背街小巷,帮助相关区域的居民克服“出行难”。


          值得关注的是,不少地方的“定制公交”“响应公交”并非新车,而是来自对客流不高的线路、运能富裕的时段的深度挖掘,这也为公交公司盘活闲置资源、降低运营成本、推动错时共享等提供了思路。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毫无疑问,交通状况和出行品质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,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宜居宜业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。推动交通更加顺畅、出行更加便捷,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的幸福感、推动城市更加高效有序运转,而且有利于吸引企业“近悦远来”,让人才和游客“宾至如归”,从而撬动更多资源、拉动更多消费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砝码。


          近年来,围绕改善交通出行环境,不少地方推出了不少新举措——有的地方运用大数据实时分析交通流量,灵活切换车道方向,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;有的地方对人车矛盾集中的路段进行摸排,进一步优化信号灯配时规则;有的地方引入价格杠杆,完善道路停车收费差别化定价标准……


          同时,一些更微观具体的需求不断被看见、被满足——为破解孩子“接送难”,一些中小学打通地下空间,构建“立体接送网络”;为方便老年人出行,一些公交公司对途经农贸市场的公交线路进行适老化改造,在车上增设无障碍设施;为了给群众就医提供便利,一些地区探索开设“通医专线”,连接起大型居住社区和医疗机构……


          从“人等公交”到“公交接人”,从“人车争路”到“并行不悖”,这些改变见证着城市治理的“绣花功夫”和公共服务的精细程度,也蕴藏着一种良性互动和双向奔赴。例如“定制公交”的线路划定离不开运营方在居民区的蹲点观察,交通规则的优化离不开交管部门的调研走访,还有很多政策微调源于政府网站留言板上的一条建议……城市的核心是人,城市治理的好坏要以市民的切身感受来衡量。唯有集思广益、问计于民,才能发现个性化、差异化的需求,才能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,从而凝聚最大“公约数”,真正实现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。


          如今,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期待,相关服务的供给也越来越有温度,越来越“讲究”而非“将就”。公共球场、口袋公园、艺术“夜宵”……一处处充满匠心和巧思的小改变,把人文关怀融入城市的每处肌理,推动公共服务从“有没有”不断走向“好不好”。


          “民生小事”亦是“国之大者”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投资于人”,这意味着资金资源要更多用在人的身上,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。期待各地继续着眼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痛点堵点,从细处下功夫,推动共建、共治、共享,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温度和品质。

原标题:社评:解锁“公交+N”新模式,“绣花功夫”推动城市治理一路向前
(来源:工人日报 评论员:陈曦)
说明:本网站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归原作者所有,不为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删除。

推荐资讯
解锁“公交+N”新模式,推动公交服务与时俱进

解锁“公交+N”新模式,推动公交服务与时俱进

“民生小事”亦是“国之大者”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投资于人”,这意味着资金资源将更多用在人的身上,用于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。期待各地继续着眼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痛点堵点,从细处下功夫,推动共建、共治、共享,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温度和品质。
2025-03-26 13:05:30
浅谈无感支付相关技术

浅谈无感支付相关技术

随着科技发展和出行方式的改变,公交支付方式不断升级,从早五颜六色的老车票、月票板到方便快捷的IC卡,再到如今的互联网移动支付,公交乘车支付路径不断拓宽,市民公交出行的便利性日益提升。目前,随着声纹识别、人脸识别、指纹识别、UWB等技术的快速应用,支付方式也从有形介质支付向无感支付迈进,乘车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扣取费用,过程中无需人为干预,真正实现了交通支付的智能化。
2025-03-25 16:34:17
推进城市公交数字化转型的路径

推进城市公交数字化转型的路径

城市公交数字化转型应以“服务提质、治理增效、价值重构”为导向,以构建三大核心能力为抓手:一是数据驱动的精准服务能力,基于全要素数据实现需求动态响应;二是智能化的资源配置能力,依托数字技术提升运营效率;三是跨界融合的生态服务能力,延伸公共交通价值链条。
2025-03-24 13:52:05

咨询热线

400-0159-9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