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国朗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英文站

1

杭州国朗科技有限公司Hangzhou GOLONG Technology Co., Ltd.

免费试用

合作热线400-015-9916

内页

热门关键词: 公交SAAS软件服务 公交车载POS机 公交智能投币箱 公交配套辅助设备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

银联“刷脸付”推行的几大工作重点

作者: 编辑: 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3-08-15 20:23:54
信息摘要:
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涂晓军近日在《金融电子化》发文表示,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性和弱隐私特征,近年来在技术能力和生态演进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。一方面,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便捷性和普遍性得到广泛认同,应用需求…

来源:移动支付网    2020-6-10 18:36

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涂晓军近日在《金融电子化》发文表示,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非接触性和弱隐私特征,近年来在技术能力和生态演进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。一方面,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便捷性和普遍性得到广泛认同,应用需求十分旺盛,另一方面谨慎、适度地开展技术业务验证,选择满足试点条件的线下支付场景,安全开放地提供支付服务是人脸识别技术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

据了解,目前在系统建设方面,2019年4月,人脸路由网关系统正式投产使用,提供包括人脸路由信息接收、人脸路由信息管理、人脸路由服务等功能在内的人脸转接服务。5月23日,实现了首笔“刷脸付”交易在宁波落地。截至2020年3月,已有94家机构完成投产,38家机构正开展接入测试验证。

在试点推广方面,截至2020年3月,“刷脸付”累计开通用户32.55万人次,其中云闪付APP开通13.39万人次,累计交易笔数13.98万笔。受理地区已全面覆盖金融科技试点的10个城市,受理场景包含零售、酒店、自助机具、商超、医疗等,共计商户约1325家,布放终端超过2033台,人脸识别线下支付试点应用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
涂晓军表示,“刷脸付”推行的下一步工作将聚焦于产业生态融合,推进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。

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点:

一是在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的工作框架下,积极组织推进人工智能专委会相关任务,在多方安全应用、3D人脸识别技术联合实验室等领域,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技术能力。

二是持续推进和扩大试点应用范围,发挥云闪付APP和手机银行APP的流量优势,加大“刷脸付”开通力度,进一步丰富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应用场景并建设重点商圈,形成试点工作示范效应。

三是充分挖掘和推进智能设备生态体系建设,实现对商户服务能力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升级,通过智能终端深入商户进销存、营销、会员管理等多方面内容,为支付和商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新机遇。

四是探讨与其他支付机构刷脸方案融合的路径,积极促进受理市场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。

五是重点关注和加强刷脸付安全,从技术、业务、运营多个方面予以监控和持续完善,针对伪冒开通欺诈风险与商户侧欺诈风险,部署实时风控系统,推进建立风险应急处置机制,落实风险补偿制度。

而随着新冠疫情的出现给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也带来了新挑战,如何应对“戴上口罩”之后的人脸识别准确率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。

涂晓军认为,一方面,人脸识别算法亟待进一步升级,部分算法厂商迅速推出“口罩识别算法”,旨在提升人脸识别算法能力,视觉算法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、成熟度和安全性仍需持续打磨。

另一方面,应重视和关注多模态发展,结合虹膜、掌静脉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,可有效缓解单一识别技术在特殊场景下的适应性问题,由于围绕各类技术的产业生态形态可能有所差别,能否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还需进一步观察和思考。

同时,随着各类线上业务在疫情期间的迅猛发展,要重点对人脸识别技术予以关注和警惕,应考虑采用可信执行环境(TEE)、安全单元(SE)等技术,加强风险防控,全面提升安全可控能力。

推荐资讯
关于定制公交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判断

关于定制公交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判断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定制公交的发展旨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“美好出行”的需要,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,是建设人民满意公交的必然要求。
2025-05-07 15:45:00
国朗助力杭州公交打造「公交+文旅」智慧出行新标杆,赋能城市全域旅游升级

国朗助力杭州公交打造「公交+文旅」智慧出行新标杆,赋能城市全域旅游升级

杭州国朗科技与杭州公交集团深度合作,以「智慧公交旅游小程序」为纽带,串联西湖、灵隐等14大文化地标,实现“交通+文旅”数字化融合,全新上线微信、支付宝小程序,乘车游玩一码畅通,乘客不用再为了购票时队伍太长而苦恼,乘车时扫码即可购买景区门票大大提升市民游客的游览体验!
2025-04-30 10:12:37
张革初:中小城市公交的破局之路——模式创新

张革初:中小城市公交的破局之路——模式创新

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开统计数据,全国三四线城市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较五年前下降约23%,这个数字背后并非出行需求的萎缩,而是市民对精准化、个性化服务的迫切期待。中小城市公交的转型升级,本质上是一场精准把握市民出行需求基础上的公交模式创新。
2025-04-28 15:18:04

咨询热线

400-0159-916